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您所在的位置:學校專區/國立臺灣大學 計畫成果及亮點
110年目標達成情形摘要及亮點
全校型亮點:國立臺灣大學重點技術平台

臺灣大學重點技術平台旨在進一步推升關鍵儀器分析技術,深化相關研究領域與進一步提高國際影響力。科技部貴重儀器系統多年軟硬體投資已建構有效的基礎分析服務網絡,本平台則扮演進階核心設施角色,提供關鍵問題咨詢以及分析解決方案。 經審慎研議校內需求及相關技術成熟度,推出與質譜學、分子影像學、電子顯微學、半導體製程相關的重點技術平台,由專業教授群、專業技術人員搭配尖端核心設施組成專家系統,配合本校既有之相關貴重儀器設備,建構橫跨基礎分析服務與進階問題解決的專業平台。本平台除提供基礎分析,亦著重具相當難度課題之咨詢與後續研究服務。以專家系統篩選問題難易類型,再依需求指定平台內合宜設施進行研究分析服務,以此問題分流機制,最大化各型儀器使用效率及分析精準度。期以此專家系統平台,有效推升臺大相關領域之研究品質。

新興技術發展

由專業教授群、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尖端核心設施組成專家系統,最大化各型儀器使用效率及分析精準度,透過專家系統平台,有效提升教研人員的研究品質,帶動相關領域的研究發展。

 

重點技術發展

重點技術平台以進階技術作為中長程發展目標,為深化平台之長遠發展,各平台依預期技術發展目標(Technology Roadmap),規劃未來五年之重點技術發展,2021年更以單物質研究做為平台中長程之發展方向,期透過各平台之技術發展目標,帶動相關領域之學術研究能量。

分子影像學:單分子、造影技術及其相關分析之發展與突破

質譜學:單細胞蛋白質體、代謝質體、小分子快速定量

電子顯微學:單原子、原子解析能譜、動量解析能譜、生物及軟物質顯微學

半導體製程:灰階結構微製作、微透鏡開發、生醫晶片開發

整合型生醫:單細胞核心技術、生物影像系統、數位化病理組織、實驗動物照護服務

進階技術訓練

重點技術平台著重於高階技術專家培育及使用者正確觀念的教育訓練,技術專家除需開設訓練課程,協助提升使用者及一般技術員之操作技術外,亦強調自我專業技術能力之提升,提升技術平台研究能量。

 

執行成效

各平台在2021年已有多項重大成果,質譜平台於擴充「高場不對稱波形離子遷移分離介面」,開發測試蛋白質樣品前處理方法(Phosphopeptide Enrichment),本技術之開發將有助提升磷酸化修飾之蛋白質樣品的分析。

分子影像重點技術平台以螢光影像拍攝及螢光共振能量傳遞方式證明TXNDC5 以其雙硫異構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之活性影響TGF-第一型受器(TGFFBR1)的蛋白結構、以倒立螢光共軛焦系統完成時間序列影像拍攝,並利用超解析顯微鏡STED證明Dyn2 會在肌動蛋白核心周圍形成帶狀結構,提供Dyn2 可以影響肌動蛋白分布的空間證據。

電顯重點技術平台已購置冷凍電子顯微鏡,預期將於2022年完成研究空間設置及設施調教後正式啟用,透過技術專家的招聘及冷凍電顯核心的建置,預期將可提升本校生命科學、基礎醫學及新藥研發之研究能量,進而解決重要的生命科學與疾病問題。

為提升校本校生醫領域研究能量,整合相關研究資源,以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新建之實驗動物中心大樓為基礎,並整合實驗動物、single-cellflow cytometry等研究設備,於2021年推動「整合型生醫重點技術平台」。本平台整合實驗動物資源中心內部人力、動物設施與空間設備等資源,建置「單細胞核心技術」、「數位化病理核心設施」與「活體分子影像系統」,最大化整體研究效能,本平台也結合高階研究設施與臨床醫學資源,收集生物檢體中龐大的分子數據,找出可能的致病機轉以加速「標靶藥物」之開發進程,進而提昇臺大前瞻研究能量。

全校型亮點:人才培育與延攬

吸引優秀學生攻讀博士學位

為協助具研究潛力之優秀學生及早發掘研究興趣、思考未來投身學術研究工作之職涯規劃,本校自104學年起推動「逕行修讀博士學位學生研究提升計畫」,讓研究能量充沛、研究經驗豐富之傑出教師,帶領學生共同耕耘,有效厚植本校研究能量,培育研究人才,並為將來養成與儲備中新生代研究人力。為提高優秀學生攻讀博士學位之意願,107年起更擴大執行本方案,補助名額由60名增加至100名,透過本方案執行,本校在提升逕博學生人數亦有明顯的成長,108學年度共錄取151名博士生、109學年度共錄取153名博士生、110學年度第一學期共錄取133名博士生,累計 (107-110學年度第一學期) 共錄取529名博士生。

延攬優秀技術人員,建立「研究專家制度」

為完善運用各項核心設施,順利運作本校重點技術平台,延攬及留任具優秀技術之技術專家,除既有推動的「技術人員進用要點」外,本校參考國際頂尖知名大學、國內研究人員各項研究專家制度,及「大學研究人員聘任辦法」規定,於109年通過「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專家進用要點」,延攬具博士學位之相關研究專家,專責平台高精密度科學儀器運作,創造有別於科技部一般型儀器分析服務之深入型進階研究服務,有效協助校內外解決多項專業研究課題。

為能延攬及留任研究專家,研究專家除薪資等同教授級薪資外,本校亦修正建教合作計畫處理要點,讓研究專家可承接校外研究計畫,讓研究專家制度更貼近專任教師。

全校型亮點:研究能量永續與突破

國立臺灣大學為提供教師完善研究支援,訂定教師短、中、長期發展之支援方案,補助措施包含新進教師到校研究補助、45歲以下年輕教師補助、核心研究團隊補助等,透過各項補助方案,提供教師充足的研究資源,提升國際競爭優勢。

在研究資源上,補助推動團隊型「核心研究群計畫」,由資深教師帶領年輕教師,共同推動新穎性研究課題,傳承研究能量。另推動45歲中生代個人型「深耕計畫」、「桂冠計畫」、「拾玉計畫」,分別鼓勵研究具新穎研究議題、研究表現傑出之年輕教師、及研究動能面臨短期困境的教師。107年推動至今,已組成78個各領域之核心群團隊計畫及累計挹注百件以上個人型計畫。此外,也特別重視人社領域之平衡發展,各項計畫皆給予特別支持。學術論文表現方面,本校論文引用於2021年達100萬次;近十年高被引論文達738篇;另本校共計15名高被引學者。相關研究策略推動已達成具體成效。